
2025 年開春,台灣經濟數據亮眼,景氣持續回暖。根據 行政院主計總處 最新數據,2024 年第四季 GDP 年增率達 2.9%,較原預測的 1.84% 明顯上修,顯示台灣經濟動能依舊強勁。景氣對策信號升至 38 分(紅燈),這代表景氣已經進入相對熱絡的區間,市場活力有所提升。
然而,內需市場雖逐漸回穩,但增速仍然偏低,進口大幅減少,反映企業對未來投資態度仍趨於謹慎。此外,勞動市場表現穩定,失業率降至 3.32%,但青年失業率仍高,學用落差問題尚未解決。
主計處完整資料與新聞稿>>https://www.dgbas.gov.tw/News.aspx?n=3602&sms=10980
📊 1️⃣ 台灣總體經濟數據:景氣回穩,結構性問題
📢 核心數據總覽
| 指標類別 | 指標名稱 | 最新數據 | 時間 | 變動趨勢 |
|---|---|---|---|---|
| 經濟成長 | GDP 年增率 | 2.9% | 2024 Q4 | 較初估 1.84% 上修 |
| 勞動市場 | 失業率 | 3.32% | 2025 年 1 月 | 略降 0.02 個百分點 |
| 物價指數 | CPI 年增率 | 2.11% | 2025 年 1 月 | 通膨壓力下降 |
| 對外貿易 | 出口年增率 | 4.4% | 2025 年 1 月 | 增長但動能減弱 |
| 進口年增率 | -17.2% | 2025 年 1 月 | 企業進口大幅縮減 | |
| 景氣燈號 | 景氣對策信號 | 38 分(紅燈) | 2024 年 12 月 | 較上月上升 4 分 |
- GDP 持續增長,景氣對策信號進一步升高,顯示市場活力回升。
- 進口減少(-17.2%),顯示企業可能仍在觀望投資機會,內需市場雖有回穩,但未達全面復甦。
- 通膨壓力略降(CPI 2.11%),但房租、醫療、食品價格仍處於高檔,影響消費者信心。
✅ 市場總結:台灣經濟持續成長,出口仍是支撐力道關鍵
📈 2️⃣ GDP 與產業動能:科技業仍領跑,內需與製造業復甦有限
📢 產業數據解析
- 科技與製造業持續成長,2024 Q4 出口成長 8.90%,主要受 AI、半導體、高速運算與雲端應用需求推動。
- 製造業年增率 6.36%,顯示台灣仍是全球供應鏈關鍵環節,科技出口持續支撐 GDP 成長。
- 民間消費年增率 2.49%,相較 2023 年的 4.04% 明顯減緩,顯示內需仍待提振。
📌 關鍵觀察
- 科技產業獨撐大局,是否能持續支撐經濟?
- 若 AI 與半導體需求趨緩,科技業成長動能恐減弱,影響出口表現。
- 內需市場仍偏弱,是否影響企業投資?
- 企業進口縮減 17.2%,可能顯示投資意願下降,市場仍需政府政策支持。
📉 3️⃣ 失業率與勞動市場:就業市場穩定,但青年失業率仍高
📢 最新勞動市場數據
- 2025 年 1 月失業率降至 3.32%,顯示勞動市場保持穩定。
- 青年(20-24 歲)失業率達 11.14%,反映學用落差與市場需求未能有效匹配。
- 工時不足的勞動者 仍約 10.9 萬人,顯示部分職缺仍屬低薪或不穩定工作。
📌 市場影響
- 總體就業穩定,但部分族群仍受影響
- 科技產業雖創造高薪職缺,但傳統製造業與零售業的就業需求仍未完全回溫。
- 青年就業困境影響消費市場
- 年輕人若難以獲得穩定高薪工作,消費市場的成長空間將受限。
- 高學歷人才仍面臨就業挑戰,影響長期消費與經濟結構。
📌 金融市場影響
- 科技股仍具成長潛力,但波動風險增加,應關注國際市場動態。
- 內需股短期仍不樂觀,觀察政府是否推出消費刺激政策。
- 聯準會政策影響美元與資金流向,若降息,台股可能迎來資金回流機會。
這些數據和資料,你有感嗎?一起來討論吧!

看更多>> https://bringyouwealth.com/20250220-2/
了解更多光明燈 https://bringyouwealth.com/financial/
追蹤我們的 IG https://www.instagram.com/bringyouwealth/
趨勢:https://www.threads.net/@bringyouwealth
💬 你怎麼看?歡迎留言討論! ⬇️⬇️
